《金刚钻》团的历史传奇故事(一)股票配资公司官网
陈 辉
“我们是红军旅,我们是金刚钻,战火中锻造,硝烟里考验;我们是红军旅,我们是金刚钻,杞岗攻坚打出血性虎胆……”
在“金刚钻”团(旅)建团90周年庆典晚会上,这首高亢激昂的《金刚钻战歌》回荡在每个人心中,官兵们热血沸腾,激情澎湃。歌曲唱出了第77集团军某旅前身——“金刚钻”团的90年辉煌历程。
“金刚钻”团的起源可追溯至鄂豫皖苏区,这支部队参战1100多次,歼敌超过7万人,涌现了16个英模连队,成为人民解放军中赫赫有名的英雄部队。
辉煌起源:大别山红军队伍走出“金刚钻”团
1928年,鄂豫皖苏区的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。固始农工起义,星火燎原。在这一时期,红军的步伐稳健、坚毅,留下了无数英勇的战斗史诗。王园、杞岗,都是这支部队在大别山的血战之地。
“金刚钻”团的名字在历史中响亮,象征着勇气和铁血的拼搏。正如“金刚钻”团的老兵,曾任某团团长的王智斌所作的《沁园春·金刚钻团史》所唱:“忆先烈,续红军血脉,时刻应急。”这首歌为“金刚钻”团的历史谱写了一段传奇。
展开剩余76%1928年3月,团的前身在河南固始县的大荒坡暴动后成立,最初由一支农民起义军组成。之后,他们与道超集游击队联合,形成了固始独立团。到了1934年,红25军在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反“围剿”时,独立团英勇作战,尽管未能成功,但他们始终未屈服,坚守阵地,为后来的革命力量保存了重要的根基。
1935年2月,独立团撤退至大别山,成为了红28军的一部分。红28军在高敬亭的领导下,重新编制并进行了严酷的游击战争。指战员们穿行于崎岖山间,住洞穴、吃南瓜、啃树皮,但依旧英勇奋战,不断为党旗增添荣光。
1935年6月13日,第244团在光山县王园地区成功围歼了国民党东北军627团,这场战斗不仅是红28军返回鄂豫皖边区的首次胜利,而且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,大大改善了部队的战斗力。
抗日战场的捷报频传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原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,第7团成为其中的重要一员。新四军第7团在抗日战场上屡次取得辉煌战果,迅速崭露头角,成为抗战中的一支劲旅。
在1938年9月,第7团的战斗非常精彩。9月1日,3营成功伏击了日军的车队,击毁敌汽车一辆,毙伤敌20余人,其中包括3名意大利派遣的日军观摩员。接下来的几天,7团又在棋盘岭设伏,再次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,毙伤日军数十人,缴获大批武器装备。
9月6日,第7团1营在三十里岗发现日军1000余名驻扎,立即组织了突袭,手榴弹爆炸声中,敌人遭受重大损失。接着,9月12日,7团1营在舒城、六安公路上再次袭击日军,取得了显著战果。
9月17日,3营继续在棋盘岭伏击敌人,成功摧毁了两辆装甲车,并击毙敌军指挥官。战斗的持续时间仅一个多小时,却让日军遭遇了惨重损失,阵地上的敌人被彻底击溃,连同装备一同缴获。
9月19日,7团还在椿树岗附近再次袭击日军,再次取得胜利,毙伤敌人100余人。这一系列胜利战斗不仅使新四军的威名远播,也鼓舞了广大抗日力量的士气。
金刚钻的荣耀加冕
随着战斗的日益激烈,第7团的战斗力愈加强大。终于,到了1942年4月,经过多次英勇战斗,第7团被授予了“金刚钻”团的光荣称号,成为抗日战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。至此,“金刚钻”团的名字彻底烙印在历史的篇章上,成为了一段永不褪色的传奇。
2008年9月,桐城市政府在棋盘岭抗日战场遗址修建了纪念亭和纪念广场,以表彰第7团的英勇抗战精神,铭记那段为保卫祖国、捍卫民族尊严而浴血奋战的岁月。
本作品版权归“晨晖军事”所有
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
发布于:天津市升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